四川是巴蜀文化的故乡、是唯一的羌族聚居地、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区,汇聚了丰富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呈现出西南地区多民族文明的瑰丽交融。为推动巴蜀地区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励中国青年音乐创作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四川音乐学院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藏羌行·首届中国青年作曲家四川采风创作计划”。本次招募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的五位资深作曲家、教授组成评审专家团。
贾国平
作曲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
周湘林
作曲家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
郝维亚
作曲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
杨晓忠
作曲家
四川音乐学院教授
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创新创作中心主任
郭元
作曲家
四川音乐学院教授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
经过评审团的认真遴选及评分,“藏羌行·首届中国青年作曲家四川采风创作计划”最终招募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福州、成都以及在海外学习的11名中国青年作曲家,他们分别是:蒋骁然、周铁、刘鹏、刘奇琦、刘力、张潇霞、胡一轩、孔志轩、郝宇锴、刘博、刘豫徽。
入选的11名青年作曲家受邀来到四川音乐学院,于2022年7月从成都出发前往藏羌腹地,进行了为期3天的采风工作。采风活动结束后,青年作曲家们创作了多部体现藏羌音乐元素或风格特征的音乐作品。
为了持续打造以巴蜀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础的采风、创作、展演、研究等多学科互动实践平台。2023年5月,四川音乐学院正式启动了“第二届中国青年作曲家四川采风创作计划”。本次活动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办,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西南音乐研究中心、音乐数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处承办,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四川音乐学院教务处、四川音乐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协办,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文峰教授担任总策划。活动分“凉山行”采风工作、“藏羌行·凉山行”新作品音乐会及创作交流研讨会三个部分,旨在凝聚一批具有蜀地标识的当代作曲家并推出一系列音乐作品,探寻四川多地域、多民族传统音乐生命力的当代化路径建设,搭建有地域性、有时代性、有延展性的青年作曲家创作平台,铺设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对话世界的路径与窗口,推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再造与创新。此次系列活动继续邀请首届入围的11名青年作曲家进行采风工作与作品创作。
2023年7月13日—7月15日,11位青年作曲家们从成都出发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了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
采风结束后,他们创作了《山地随想》《祈愿》《大凉山印象》等多部极具彝族传统音乐文化元素的音乐作品。
2023年12月11日,组委会将两届活动创作的新作品精选出11部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进行展演。
同时,创作交流研讨会将于演出结束的第二天12月12日9:00——12:00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届时,将邀请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专业、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专业以及艺术学理论及文学理论等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此次系列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青年作曲家四川采风创作计划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四川藏羌彝少数民族文化地缘优势,通过采风创作交流、学术研讨、音乐展演等系列艺术实践活动发现人才、激励人才、活跃创作思维,孵化优秀当代音乐作品,推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再造与创新,为社会奉献出一批质量上乘、风格浓郁、创新点突出、色彩各异的新音乐作品,为四川的文化宣传和民族事业提供一定的精神食粮,满足当代精神需求;进一步推动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深远的意义。
同时,创作交流研讨会将于演出结束的第二天12月12日9:00——12:00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届时,将邀请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专业、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专业以及艺术学理论及文学理论等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此次系列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青年作曲家四川采风创作计划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四川藏羌彝少数民族文化地缘优势,通过采风创作交流、学术研讨、音乐展演等系列艺术实践活动发现人才、激励人才、活跃创作思维,孵化优秀当代音乐作品,推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再造与创新,为社会奉献出一批质量上乘、风格浓郁、创新点突出、色彩各异的新音乐作品,为四川的文化宣传和民族事业提供一定的精神食粮,满足当代精神需求;进一步推动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深远的意义。
以上内容转自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